寫在前面:
在上期的推送里,我們總結了沖刺階段背誦的一些經驗。而我們知道,背誦所得的知識點最終還是要轉化為書面上的答題。因此,如何將自己所學知識充分地轉化為卷面得分,是十分重要的。
01 客觀題答題技巧
在法學插班生考試中,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出,各校法學科目的試卷中均設置有客觀題,其中上海大學的客觀題占比高達總卷面分的45%,可見客觀題在法學科目的無疑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穩穩地拿下客觀題呢?
插班生考試中的客觀題考試,不同于同學們平常訓練時所遇到的那些題,基本上都是考察同學們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而通常不涉及同學們在具體案件中對知識的運用。例如,
1.公司法規定的公司類型有哪些(華東政法大學2021年多選題)
2.我國的審判機關(上海大學2021年單選題)
在這種情況下,學會搭建思維體系就變得非常重要,以下面的一道模擬題舉例:
e. 法律規則的構成要件通常包括?(多選)
A.法律原則
B.假設
C.行為模式
D.法律后果
答案:BCD
要做對這一題,關鍵是你對法律規則以及法律規則的上位概念法律要素的知識圖譜比較熟悉。如果你的腦子里有下面的這張圖(如下),你就很容易發現A選項其實是法律規則的上位概念法律要素中的一個,而非法律規則中下屬的法律概念。此時你就可以很輕松的排除A,然后選出BCD,然后穩穩地拿下兩分~這道題告訴我們的復習方法論是: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記憶,特別是知識框架的構建?。?!
02 主觀題答題技巧
(一)名詞解釋題
分數分布:3-5分/題
對名詞解釋,建議大家盡量按照一個個小的知識點來組織語言,根據分值的不同來踩點回答,一分一個知識點,盡量答出五個及以上得分點,一點一分絕不過分,如果感覺很難答出五個點,不妨從以下思路著手:
A:又稱、別名
B:概念的內涵、釋義
C:概念的外延、分類、舉例
D:該名詞的上位概念以及與該名詞的區別
E:該名詞與相似同位概念的對比
即:XX,也稱XXX,指:修飾語(如:在……中/因……/為了……)+名詞(如:一種制度/權利/行為/情況),包括……,例如……,與……不同,其……(說說哪里不同)
例:法律事實
示范答案:法律事實是法律規定得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事實(回答基本概念,得2-3分)。法律事實具有客觀性,可證明性等特性(回答概念得基本特征,得1-2分)。法律事實根據是否與行為人的意志有關,可以分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回答概念的下位概念,得1-2分)
動圖封面
(二)簡答題的答題策略
分數分布:6-10分/題
簡答題大家一般答得還不錯,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漏掉得分點,以及說理過多或過少?;敬痤}思路如下:
首先要對題干的概念進行簡單的名詞解釋,這里可能會給到1-2分的分值(這一點非出重要??!同學們在答題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其次,按照分點(每點大概2-3分)回答題目的問題,每個點不能只答幾個字或一句話,需要寫出:得分句/關鍵句/關鍵詞+1~2句話對得分句進行闡釋,說理也不必過多,勿強行湊字數浪費時間。
(三)論述題的答題策略
分數分布:15-20分/題
論述題是大家最頭疼的,大家經常反映對論述題毫無思路,一籌莫展。論述題一般要求對某個制度,某個學說,意在考察學生對于法學知識的宏觀把握情況。簡單來說,論述題的邏輯結構就是:
“是什么”——要求學生闡明題目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為什么”——要求學生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結合具體現象辨明正誤;
“怎么辦”——要求學生在前二者的基礎上作出價值決斷、對策或是建議。
有的時候,論述題也可以是一道簡答題的加長版,或幾道簡答題的縫合怪。譬如,“論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就可以視為是“簡述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這道簡答題的加長版,每一個點都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多論述幾句話。
具體來講,回答論述題可以試著從以下幾點入手:
A(分布1-2分):依然是對題干出現的法學概念進行簡要名詞解釋;如果是法諺,就對法諺用法言法語解釋一下。
B(分布2-3分):對概念的分類;其對立概念,以及上位、下位概念的含義,注意不是每個相關概念都要提,只解釋一下容易混淆的概念。
C(分布3-5分):某個制度、學說、法諺在法規中的具體體現或應用,以及例外情況。
D(分布3-5分):某個制度、學說、法諺的合理之處、意義。
E(分布3-5分):某個制度、學說、法諺的不合理之處、完善的方法。
03 答題順序推薦
在答題順序上,一般來講,建議按照順序從客觀題到主觀題進行答題。因為前面的客觀題涉及的知識點多,可以幫助你回憶所學的知識。
不過,還是建議同學們下筆之前先把試卷先掃一眼,要是看到客觀題(特別是名詞解釋題)有自己剛背過的題目,為了怕自己忘記,可以先把這個題做了再去做客觀題??傊?,答題順序一般還是推薦按順序來做,不要隨便挑著做,導致做題的節奏收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