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科興學員張明洋
上海理工大學考入華東師范大學
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吾生而弱也,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
屏幕前的你也許正在為志愿填報焦頭爛額,或是剛進入大學卻不安于現狀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抑或是上了一個學期后才了解到插班生政策... 我想說的是,不論處在什么階段,你都有成功的可能性。這篇心得主要是講我是如何備考,如何權衡學習與生活與調整心態的。
① 備考歷程
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河南考生,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落差不大,但是總覺得自己有更大的潛力,因為對上海的憧憬與插班生政策,我毅然決然地把前四個志愿全部填報了上海的學校。
報完志愿之后我就開始基礎的學習了,數學是在b站上看宋浩老師的課,英語是刷百詞斬的六級單詞。但是因為準備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大概高數只學了一章左右的樣子就開學了。
開學軍訓結束后,我就慢慢收心,我是因為在宿舍可以學的進去加上比較懶的原因,當時選擇在宿舍學習,這里要提一下,在宿舍還是圖書館學習要看具體情況,軍訓結束(九月中旬)到十一小長假我主要是聽賀老師的暑期基礎班網課,剛接觸高數感到不適應是正常的,特別是在聽概念定義的時候,剛開始會比較困難。但是一定不能急躁,一遍聽不懂就聽兩遍,嘗試去理解它。英語是聽宣老師的強化課網課,因為我是沒有上暑期的千詞突破,所以開始也是比較掙扎,回拉進度條是常態。當時我感覺這樣學習效率很低,所以我就給自己限定時間,三個小時的網課我爭取三個半小時之內聽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跟上宣老師的速度,后來慢慢地也就能跟上了。
十月到十一月二十五號我就開始去聽線下的課,主要是楊浦點也會去徐匯復聽,然后英語主要是聽網課。這點我覺得是因人而異,首先宣老師說過英語是發散思維,數學是邏輯思維,我的邏輯思維更好一點,所以聽線下的數學強化課相比起來沒那么累;其次賀老師和王老師的風格是不同的,賀老師的課堂有豐富的拓展內容,王老師則更注重我們對基礎的理解,我在兩位老師的課堂上都受益匪淺。這個階段我是穩中有進,線下與線上同時兼顧,主要是上課,刷題不是很多,數學主要是整理強化講義,英語做的是星火英語六級真題,開始時經常錯一半以上,做完之后會把生單詞用手機上的牛津查出來,閱讀逐句翻譯,長閱讀也不例外。慢慢的將正確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寒假年后我就從頭開始聽數學基礎課,這一遍的感覺與第一遍就完全不同,開了倍速還是能夠理解的很快。
開學后我選擇去自習室學習,繼續把數學基礎課上完,之后馬上開始強化課的復聽,同時在這個階段開始刷題,數學是上海大學出版社的微積分強化與訓練,英語是六級題。
三四月份開始沖刺階段,這個時候有大量的真題,一定要細心整理。我當時選擇先聽面授再聽網課。到三月底我已經把微積分強化訓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刷完??婆d發的數學沖刺小冊子很快寫完之后開始寫湯家鳳接力題典1800。英語是整理高頻詞匯并且開始做科興發的英語復習全書。
五月份開始就以考試模式來要求自己,上午學英語,下午學數學,我自己找各種輔導資料上的題組合到一起然后限時完成,再看正確率來調整計劃。英語也是如此。
② 心態調整
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給自己良好的正反饋,心情低落的時候可以去吃點好吃的鼓勵一下自己;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孤獨的,但并不是孤單的,因為有一個個插班生在與我們一同經歷這場修行;在臨近考試的時候不要太注重結果,這有可能導致過度緊張。自己不斷進步的過程本來就是最大的收獲。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自己的節奏不要被別人帶跑,效率遠比時間的堆砌重要。
③ 人際交往&活動
考插是我們選擇的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應該生出優越感,在上理我同樣遇到了很多優秀和善的同學,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有很多老師在過程中鼓勵我,對此我深懷感激。也參加過不少活動,加入了院足球隊,參加過公益活動,當過志愿者。
寫在最后
最后,以2021年新高考1卷的作文題目中的一句話送給各位cbsers: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吾生而弱也,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